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2的文章

台灣傳奇

圖片
文 / 郭立昌 孟子說:「 我四十不動心 。」不動心談何容易,特別是利之所趨,有些眼高手低者莫名地追逐;甚焉者,「 禮義廉恥 」是啥?通通拋諸腦後。 台灣傳奇事蹟百百款,今天就談「 產品 」這項。 析探台灣製的產品,最奇葩的莫過於「 冷風扇 」這玩意兒。立昌於 1979 年到美國轉了一圈回來,就有個同齡的王姓朋友跑來找我。他拿著一個「 塑膠射出成型件 」問我:「 你見多識廣,這是什麼物件 ?」 我在紐約的辦公室裡就有一台小風扇,方型有分風盤,用來輔助空調;因為,石油危機導致美國的汽車牌照最後 一碼 單號,單日才可以加油,雙號雙日才能加油,大家見面都在談「 ENERGY 」 ( 能源 )  的問題。所以,有空調的辦公室,就放著這種方型的「 Cool Fan 」 — 我叫它「 冷風扇 」,聽說可以節約能源。 1980 年的冷風扇及其同步馬達 王姓友人從小就在玩,玩到當兵回來還在玩。當年流行「 機車約會 」,男生女生相約在某個地點,當年的跨座機車不適合穿裙子騎,騎機車者全部是男生,男生交出鑰匙,由女生抽,然後就男前女後地一對對出遊。王某在 1975 年的中秋節來找我,拉著我一直說:「 阿昌啊,賺那麼多錢衝啥?跟我們騎烏兔馬去玩吧。中秋節囁 --- 」我既要捐款給十大建設,又要圓滿父母的願望建豪宅,客戶的訂單如潮湧進,不是我想賺錢,而是工作多到擠不出時間出去玩。 隔天,王某又跑來,報告他的「 戰果 」,詳述他載的那個女孩子的狀況,以及相處的經過;不久,他們就奉子成婚。結婚生子之後,他還是繼續玩,當然三不五時地過來找我。接下來,我去服 26 期預官役,退伍後去了美國開發「 衛星接收器和有線電視 」零組件。返台後,看王某還是在玩。 原本美國的朋友勸我:「 現在這麼不景氣,何不留在美 國拿個 博士學位 --- 」其實我會與當地的學校連結,就是有這個想法。但是,一通電話把我叫回台灣,又命令我兩個月內結婚。另外的命令就是,叫我從公園路 451 巷搬到 六甲 頂,說詞是「 比較方便 」。 1973 年 6 月 20 日 ,發生入侵事件,被毆者向我提出住大宅的要求;被從百生踢下董事長大位的家父,則每天滷著我說:「 恁爸沒做董事長真不甘願 !」為了圓滿大家的願望,我只好提前啟動建造「 成光精密工業 」,而且選擇「 有限公司 」以確保父親不會再被從董事長的

小罐子

圖片
文 / 郭立昌 小小的玻璃罐子 維護大人的尊嚴 承載家族的希望 維繫家人活下去 即使重兵臨城下 即使長隧不見光 總會有峰迴路轉 如鷹展翅上騰時 經上說:「 日頭照好人,也照壞人 。」 ( 太 5:45) 生命旅途中的逆境,或者惡人的詭謀,並不全然是壞事,可能是成就大事的必經之道。漫漫長征之後,我確信:「 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 。」 ( 箴言 15:17) 在中興街 16 號期間,剛滿 12 歲不久的阿昌找來一個「 玻璃罐子 」,把他的所得全部放在罐子裡,想用錢的人就去罐子拿。 小小玻璃罐子說明了遙遠的故事 小學五年級,公園國小導師丘森然出了個「 我的志願 」的作文題目,阿昌洋洋洒洒地寫著:「 我要當大隻竹雞 ---- 」結果,被老師臭罵了一頓,然後重寫。阿昌絞盡腦汁才瞎掰出一份新的作文,不似「 大隻竹雞 」順手拈來,就寫出了大長串。 小學前三年,生活相當困頓,在家幾乎沒吃飽過。不過,小學四年級起,阿昌的手中總是有錢,隨便地上一支斷鋸,他都能做出「 產品 」來賣;普通的橡皮筋泡過機油,變得又肥又大,也能賣錢。幫同學吃便當,還是能賺錢。阿昌每次買一支冰棒和弱小的同學分享,身邊總是圍著一群弱勢同學,被人在背後稱為「 老昌幫 」。幫上成員,每天都是在打掃衛生,到了爬桿,一聲令下,矮小的孩子個個像猴子那樣,迅速地爬到頂端。到了單槓下面,就引體向上,把槓夾在腋下,比誰轉圈圈轉得久。總之,得勝者都會獲得阿昌的一項「 產品 」。 公園國小的後三年,可能是阿昌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無憂無慮,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也趁機接近風速 四十米 大哥,學習一些打架的技巧,也以他的產品回報大哥。當然,家裡簡陋的工具,是每天必練的功夫;所以, 1965 年 6 月小學畢業之前,阿昌已經能夠獨力做出,後來他才知道大學機械系教授都做不出來的「 精密深拉筒連續模 」,自動化機器就不用比較了。不管冷兵器,或是熱兵器,阿昌都已經準備好了。 驪歌聲響起,阿昌丟掉全部的上學用具,拿起三尺方巾包著換洗衣褲和他的「 產品 」,向祖母辭行,準備流浪到台北,當「 竹雞 」去也。老祖母拉著阿昌的手,說:「 我們是積善之家,做雞做鳥無了時 ---- 」說到老淚縱橫。祖母的眼淚,留下了阿昌。從來沒補習的阿昌,這時也莫名其妙地考上市立初中,因此決定多陪祖

昆仲公園

圖片
文 / 郭立昌 慶在昆仲創建台塑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郭氏兄弟胼手胝足 天佑郭標嫡系子孫 創建台灣精密工業 名揚國際造福世人 高雄中山路的「 台塑王氏昆仲公園 」今天掛出牌子來了,王永慶和王永在兩個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創造了一個企業王國。 王氏昆仲公園掛牌囉 昆仲公園的展出物,「 一支煙囪和鍋爐 」,一目了然,只是單調了點。不禁想起一個也是兄弟奮鬥的古老故事:一個 13 歲的少年帶著 11 歲的弟弟,昆仲兩人在 10 年內只靠油污的雙手創造出「 台灣精密工業 」的故事,若能持續發展,今天也能建造主題公園,展出的內容,絕對豐富而精彩絕倫。 王氏昆仲公園展出物 阿昌是個奇怪的少年,在全世界的人都嘲笑他的父親時,他卻覺得父親全身都是「 寶 」,認為只要能夠學得父親的「 一技 」就能夠有飯吃。賣命地學了一年,阿昌終於能夠駕馭「 砂輪機 」,做出風速 四十米 大哥激賞不已的產品;所以,自小學四年級起,阿昌的身上從來就沒缺過錢。即使父親在 1966 年被惡意逮進新生街,他也從來沒有讓母親拿不到錢,維持一家人活著。 阿昌陪父親跑路到高雄時,只載了一小台鐵牛車的物件;八個月之後,他搬回台南的是一大卡車。當他把機器歸定位之後,發現好幾天沒見到三弟。費了好大的工夫,才從外面帶回又黑又瘦又髒的弟弟。父親被惡意逮捕,加上威猛的警察同時在小孩子面前打斷「 老祖母纏足的小腳」 ,對全家人的打擊實在太大,特別是正在讀五年級的三弟。 阿昌說了許多的話,終於讓一個 11 歲的小孩,有勇氣再回到家裡。從此,阿昌多了一個助手,不必像在中興街那樣,任何粗重的工作都必須自個兒想辦法解決。沒幾天工夫,台南市北區崇安街 45 號的小工廠,又開始運轉了。阿昌拿了大人的身份證和印章,去市政府申請了一家以父親的名字命名的「 成光金屬加工廠 」 — 意思是要使父親「 郭坤成 」的技術發揚光大。 阿昌帶著弟弟去五金行,向老板介紹:「 這是我弟弟,叫阿忠,以後他來拿五金,請多多幫忙 --- 」阿昌就可以專心地在家裡工作,節省了不少的時間。有人來訂購燈頭 / 燈座 / 戒指 / 領帶夾 … 等等產品,阿昌把模子做好,多了一雙手,使得工作順利進行。阿昌也能夠去「 萬隆電動玩具工廠 」上班,賺那五百元的薪水,有事就到立人路來叫他,溜回去排除問題之後,又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回來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