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2的文章

郭標

圖片
文 / 郭立昌 耶穌說:「 要愛人如己 。」 ( 太 22:39) 英文 NIV 版《 聖經 》譯:「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 」台語則隨英文的說法:「 愛疼你的厝邊親像你家己 。」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我的祖父郭標做到了,下場就是被日本政府抄家滅族。 郭標生於 1892 年, 1910~1937 年的台南首富,這期間濁水溪以南的重大公共建設,都是他出錢出力幫日本政府完成的。祖父的祖父郭和 ( 登祥, 1842~1908) 在 50 歲大壽喜獲長孫,所以非常疼愛這個聰慧又善解人意的孫子,都帶著他出席各個重要的場合,而有「 標少爺 」的稱呼。 郭標臨摹畫相 郭和在清朝統治下的府城,開設「 和美貿易行 」。府城流傳一句話:「 通街沒,找郭和 。」意思是,大街小巷的店鋪買不到的物件,來到郭家的和美貿易行,要啥有啥;因為,郭家有「 和 」字號船隊,往返於唐山,從江西景德鎮的陶瓷,到江蘇的絲綢,應有盡有。然而,隨著祖父郭和在 1908 年辭世,標少爺不得不開始掌理事業。更不幸的是,標少爺的父親郭受福 ( 大隻, 1870~1910) 於兩年後也在 40 歲的壯年撒手人寰;因此,標少爺在 1910 年變成了「 和美貿易行 」的掌門人。 郭標在 1911 年時,與永康蜈蜞潭的陳家長女陳淑貞 (1896~1970) 結婚;新娘由八人大轎扛抬,迎親的隊伍從永康綿延到「 台南市西門町三丁目 」和美的總部。我的祖母郭陳淑貞和曾祖母郭張便娘 (1874~1915) 一樣都是纏足的婦女,雖有一雙靈巧的手 — 只要有一把小剪刀,就能剪出任何的圖和字;可惜,卻不能像一般人那樣自由地跑跳。然而,「 和美貿易行 」在他們夫婦倆努力的經營之下,除了唐山的生意之外,更在日本東京的涉谷區、豐島區和世田谷區設有營運據點和發貨倉庫,算是物流業的先驅。船隊更南至爪哇、中南半島和印度,香料的生意則做到了歐洲的法國,聽祖母說:「 我們當年在巴黎都設有貿易行 。」 祖母和她小剪刀 日本政府在台推動的公共建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 標少爺 」 — 像出資興建烏山頭水庫,開闢灌溉用的溝渠水圳。日本人想要填平台江內海,標少爺二話不說,出錢出力幫助日本政府完成重大公共工程。因為,原本府城碼頭就在和美總部「 台南市西門町三丁目 62 番地 」門口,大船停在安平港

感應

圖片
文 / 郭立昌 原建設廳長 林將財 先生打電話給我,說:「 立昌兄,我現在到『 監察院 』服務,有什麼我可以做的 ?」他來電的那天是 1999 年 2 月 3 日 ( 三 ) ,隔天我就到了監察院拜訪林委員,陳情我們申請的「 感應式自動販賣機 」智財案,有如石沉大海。 林委員請秘書打電話找來智慧財產局陳明邦局長,當面溝通之後,陳局長打電話回去詢問,獲得的回應是:「電機系的專業評審認為『 沒有接觸而能感應 』是不可能的 --- 」 ( 註:當時中央標準局正準備改制為智財局 ) 林委員問陳局長:「 郭 先生的夫人 丁玲虹 女士在去年 (1998)APEC 已爭取到『 電子商務法案 』,未來是個『 感應科技的世界 』,台灣還在原地踏步,恰當嗎?」 丁玲虹擔任 1998 年 APEC 講師促成電商法案 我告訴陳局長:「 請您 和評審 先生到我們公司來,我展示實機給你們看 --- 」因為 1999 年 APEC 提前在 4 月 24 日 召開,將作重大決定,台灣當局若再阻擾「 非接觸式感應科技 」的專利身請案,將喪失預估 10 兆美元的商機。陳局長當場允諾會追蹤我們的申請案,結果遲至 2000 年 10 月 21 日 才核准;這兩個全球首例的系統型申請案以「 Shopping System 」 ( 電商系統 ) 和「 Vending Machine Operated By A ChipCard 」 ( 簡稱 VAM) 為名,被美國專利局 (USPTO) 定義為「 發明 」 (invention) ,從此「 非接觸式感應科技 」延燒全球,也在新冠疫情期間,全世界有個「 掃碼 」管控的工具。所以,全世界應當感謝林將財委員。 VAM 中華民國專利證書 耶穌說:「 先知除了本族本家之外,沒有不受尊重的 。」 ( 太 13:47) 凡人都生活在習慣之中,因此先知總是得苦口婆心地告知,世人才會接受新事物。為了使台灣能夠在公元兩千年順利轉型,我們準備了十多年,投入龐大的心血和金錢,像「 挪亞建方舟 」,在台灣遇到被嘲諷的次數不知凡幾,但到了 APEC( 亞太經合會 ) ,各國政經領袖都眼睛一亮,紛紛建議我們提出智慧財產權 (IPR) 申請,進而贏得國際電商法案,從區域經濟組織推廣至全世界。 為了讓凡俗知道我們發明的「 非接觸式感應科技 」是啥物?我只好斥巨資

孝親要趁早

圖片
  文 / 郭立昌 李前總統登輝先生在談話中,說到「 常生勝族 」時,提起「 阿拉里亞 」,就是印度的「 種姓 」制度 — 出生於卑下家庭就永遠不得翻身。立昌在各種典禮上為人祝福時,的確可以感受到生而為人極其不易,生在所謂的勝族更不容易。通常是,富者恆富,卑者恆卑,很難翻身。 小時候和父親去看卻爾登希斯頓主演的《 出埃及記 》,印象最深的是摩西在西乃山上接受神曉諭的「 十誡 」 — 其中深烙在心版的是「 當孝敬父母 」 ( 出 20:12) 。 神曉諭摩西十誡 當孝敬你的父母 你在地上可長久 生之時敬之以禮 辭世後祭之以禮 教誨深烙在心底 孝親絕對要及時 莫待鴻雁無歸期 God spoke Moses about the Ten Commandments. Honor your father and your mother so that you may live long in the land the Lord your God is giving you. Respect them while they alive, and worship them after death. Their taught must be etched in your heart. Filial piety must be in time, do not wait for the flying geese to have no return period. ● 我的父親 從小看父親在沙卡里巴和他的外甥玩得很高興,他說:「 這樣才能忘掉人生的痛苦 。」他老是穿著破舊的衣服,身上又有油污,怎麼看都是「 窮 」和「 困 」,台南那些好額親戚總是嘲諷他「 工字不出頭 」。 1962 年,我突然靈光閃現,了解父親的身上都是寶藏,只要習得他的一招半式,有能力做出一項物件,加以大量複製,肯定能夠生活無虞匱乏。而且,我應該是這世上唯一相信父親的技術有用的人,即使他不會教人,但我仍牢記他怎麼做,再用我的方法展現出來。 父親郭坤成在 1951 年結婚時的相貌 ● 我的竹雞志願 首先,我從學會使用「 砂輪機 」切入。因為,風速 四十米 大哥身上都帶著一把八吋短刀,走到哪裡都很威風,學會砂輪機就可以磨出一把和他一樣的短刃,就不會有人敢招惹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