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3的文章

粽葉飄香後記

圖片
文 / 郭立昌 世間最可貴的 莫過於 “ 伸手幫補窮乏人 ” 也許會翻轉命運 世界變得大不同 端午飄來粽葉香 不禁感恩老鄰居 阿欽伯和阿桃嬸 6 月 22 日 ( 四 ) 是端午節,是個感恩的季節,走到哪裡都可以聞到粽葉的味道。曾經有個日本歐里桑說:「 你們台南的吉瑪基真歐伊西 ( 好吃 ) !」原以為他說的是那種一個五百元,內容物包羅萬象的粽子;想不到,他用台語糾正道:「 我說的是『沙淘宮』前賣的菜粽啦 !」 端午節應景的粽子有故事 經上說:「 你同胞中若有窮人,你不可硬著心、揝著手;反而要慷慨解囊,無條件地伸手幫補他們 。 」 ( 申 15:7-8) 菜粽 ( 素粽 ) 勾起溫馨的回憶,應驗經上的教示,也更深入領悟了「 遠親不如近鄰 」這句俗諺。 以前崇安街 45 號生活的木板床邊,有一個「 沒有玻璃的裸窗 」,看過去是 43 號的中庭;每天下午,阿桃嬸會先幫和我同齡的孩子洗澡,接著就在那邊包粽子。只見她把一束繩子掛在木柱的鉤子上,左手拿起兩片竹葉,手指一動就變成三角形,右手勺起浸好的糯米放進三角形竹葉裡,添加入幾顆花生,再很熟練地用繩子繞兩圈綁緊,一顆粽子就掛在柱子,也很快地綁好一束繩子的菜綜。晚上子時,阿欽伯準時地把一串串包好的菜粽放進特製的圓柱體大鍋中,蓋好鍋蓋並上鎖;用慢火煮著在密室中的粽子,到了寅卯之間開鍋 — 我則每天清晨都在粽葉的香氣中醒了過來。 阿欽伯準時在早晨六時抵達西門路的沙淘宮前,擺好陣式,大約早上七時一天的貨就賣完了。聽他說:「 粽子最重要的是竹葉和糯米,用慢火長時密封燜煮,竹葉的『 營養素 』會釋放到糯米和花生裡,三者合而為一,好吃又營養 。」經查所謂的營養素,竟然是「 黃酮 」 — 真的有益健康。歸化日籍的歐里桑提及的菜粽,就是阿桃嬸和阿欽伯的傑作 — 他們三代人就靠這個菜粽維生。後來,真的帶了幾個阿桃嬸的菜粽當「 歐米阿給 」去東京送歐里桑,只見老先生如獲至寶,可樂了! 1966( 丙午馬 ) 年 6 月 23 日端午節,在這天之前發生了許多的事,在這天之後發生的事改變了一個家族的命運,進而影響地方的產業朝向正面發展,更進一步影響了「 矽谷 」這個世界科技之都,甚至於力道足以「 重建全球經濟 」 (—APEC 領袖們的要求 ) 。 郭立昌傳講經濟復興之道 聽阿嬤說:「 伍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