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22的文章

阿金的一生

圖片
文 / 郭立昌 孔子說:「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至聖先師所指「 德行淺薄、 智慧低下、力量微弱 」者,肯定不配得高位,也不勝其任,更會招來禍害。 以前聽一個蔡姓的官提起他的母親 26 歲就守寡了;其高堂 1923 年生於日治時代,不識國語和國文,但為了撫養他們兄弟,仍然在「 國語 」的時代努力學習,在學校等到擔 任代課 老師的機會,再一步步地邁向正職,栽培他一路讀書到出國留學。 小時候,祖母教我們背三字經::「 人不學,不知義 。」這六個字深烙在腦海裡,即使家中資源極度匱乏,仍然想方設法到處看霸王書。只要拿得到手的「 有字之冊 」必定瀏覽一遍 — 因為到手的時間可能只有幾分鐘、或幾小時;也發現「 有看比沒看好 」。所以即使在放牛班,小學六年級,被導師丘森然叫去參加初中聯考,居然莫名其妙考上市立初中。也在家遭巨變時,有能力擔起責任,帶領一家人度過晦暗的年度,迎向光明的未來。 學習可以讓人產生「 善念 」,謹守遵行善行。如同孔子所言:「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 ( 論語‧泰伯 ) 要做到持守「 善道 」至死不渝,必須先有「 好學 」的信念;反之,完全不學習,就會視德行於無物,胡作非為。大則為政魯莽、治民滅裂,小則治家無方,搞到四分五裂。 1962 年讀小學三年級的阿昌,某日遭到伏擊,被人用像筷子的鐵條刺入太陽穴,倒臥血泊之中,棍擊仍如雨下,朦朧中只聽見陣陣淒厲的「 呼你死、呼你死 … 」叫聲。幸好已出門的父親折返,才救回阿昌一條小命。 伏擊者阿金,生於 1931 年 4 月 16 日 ,佳里鎮的佳里興再進去的新宅村 — 算是相當偏僻的小村。由於上有五個哥哥,父親黃文才續弦後生了這麼一個女兒,如獲至寶,疼愛有加。然而,好花總是容易凋零,兩歲時父親的大腿出現血栓,一開刀就死了;母親黃謝謹被五個叔叔們趕出家門。從此,阿金過著宛如孤兒的悲慘日子,挨到懂事時就到麻豆的布行工作。 阿金在 20 歲時,因媒妁之言,而嫁到台南市北區崇安街 45 號,嫁給表面看似事業蒸蒸日上的阿坤。詎料,阿坤在蔣介石逃難來台灣抓匪諜時,去營救一個匪諜,毀掉自己的事業。不識「 國語和國文 」的阿坤陷入一場纏訟十三年的官司,也毀掉他的信心 — 每次接到傳票時,就癱在牆角,大罵三字經,然後出去找人來把謀生的設備送走,自斷全家生計。幸好纏足的老母親,